2025年5月30日上午,清华大学核能与新能源技术研究院张易阳教授应邀到访重庆大学做学术交流,并在A8511教室为我校师生带来了题为“功能化纳米颗粒材料的火焰合成:机理、诊断和调控”的精彩学术讲座。
纳米颗粒材料因其在能源动力、电子信息、医药健康等关键领域的巨大应用潜力,已成为全球科技竞争的前沿。张易阳在报告中详细介绍了一种新兴的高通量纳米材料制备技术——火焰合成。他指出,利用燃烧过程合成材料,火焰合成技术近年来发展迅猛,受到学术界和产业界的广泛关注。
讲座内容详实丰富,张教授首先系统梳理了火焰合成技术的基本原理及其发展脉络,让听众对该技术有了清晰的认识。随后,他重点介绍了其团队利用先进在线激光诊断技术,深入探究火焰合成过程中间反应机理的最新研究成果,揭示了从气相前驱体到最终纳米颗粒形成的复杂演变过程。最后,张教授以几种具有重要应用前景的新兴功能化纳米颗粒材料为例,详细阐述了如何通过主动调控火焰条件(如温度场、流场、反应物浓度等)来实现对颗粒形貌、尺寸、成分和结构的精准控制,从而优化材料性能。
张教授强调,火焰合成技术不仅为高效、规模化制备高性能纳米材料提供了新途径,更充分展现了燃烧科学在材料合成等交叉领域的巨大应用潜力,是推动碳中和相关技术发展的重要支撑之一。
本次讲座吸引了众多相关领域的师生到场聆听。张教授深入浅出的讲解、前沿的研究内容以及生动的案例分享,引发了在场师生的浓厚兴趣和热烈讨论。讲座最后在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